首页 | 综讯 | 经济 | 法治 | 影视 | 棸焦 | 公益 | 道德 | 教育 | 社会 | 科技
文化 | 廉政 | 房产 | 旅游 | 消费 | 网评 | 生态 | 医卫 | 地方 | 案件 | 监督
食品 | 民生 | 能源 | 文物 | 关注 | 热点 | 报道 | 健康 | 三农 | 汽车 | 图片
设为首页
加入收藏
联系我们
滚动新闻: ·漠视人权!美国如此隐瞒误杀阿富汗平民真相 ·巴西政府重新控制联邦政治核心区 ·从三个尴尬细节看北美领导人峰会“走过场” ·英媒:美国贸易举动正恶化与欧洲关系 ·热带风暴“尼格”在菲律宾致死人数升至132人 ·印度首都今年登革热病例超2000例 ·高通胀迫使英国人精打细算过日子 ·美国“小院高墙”搞乱数字经济 ·巴基斯坦洪灾损失超百亿美元 ·美国资本霸道践踏公平正义——解构美国“市场经济”真相系列述评之二  
  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综讯 > 内容  

有乡村没乡愁、有新房没灵魂:六百岁传统村落挡不住“失魂落魄”

发布日期:2021-11-10  查看次数:558821 来源:半月谈  作者:孙仁斌 丁非白

 
 
    核心提示:半月谈记者 孙仁斌 丁非白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,维系着历史记忆,寄托着浓郁乡愁。半月谈记者在辽宁葫芦岛、锦州等地调研了解到,当地一些村庄已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加以保护,但部分传统村落保护现
 

半月谈记者 孙仁斌 丁非白

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,维系着历史记忆,寄托着浓郁乡愁。半月谈记者在辽宁葫芦岛、锦州等地调研了解到,当地一些村庄已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加以保护,但部分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仍不容乐观。

“救救六百岁的村庄!”

不久前,半月谈记者接到一位93岁离休干部发来的信函,呼吁关注他的老家——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西碱厂乡和喇嘛洞镇3个有着近600年历史的村庄,这里的传统民居逐渐减少,村庄文化传统日渐消亡。“这些村庄原本是蒙古族村庄,明朝就已经存在了,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现实价值。”

半月谈记者到建昌县实地走访了信函里提到的3个村庄。在喇嘛洞镇坤都营子村,70岁的村民霍凤林带记者来到他家的祖宅。这栋青砖灰瓦民居已经有200多年历史,雕花石墙、木格窗户保存完整,西山墙因年久失修向外倾斜,被霍凤林堆砌起石头抵住。“我父亲的太爷爷就在这栋老房子里住,到我这一代,至少有200年历史了。”霍凤林介绍,“房子太老了,住不了人,修也得花不少钱。我正琢磨把它拆了呢!”

村党支部书记曹永林介绍,村里像这样的老房子所剩不多。“现在的政策是一家只能有一处宅基地,不管是政府帮有困难的群众建新房,还是村民自建房,都只能把老房子拆掉才能建新房。”

在喇嘛洞镇必力营子村,记者看到现存的有一二百年历史的民居大多破败不堪。村民于清江家的老宅有100多年历史,西山墙已经坍塌,院里长满荒草。“他们家都外出打工去了,这房子没人住,时间长了,也就塌掉了。”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利说。

村民马玉琴仍住在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里。今年81岁的她告诉记者,这栋房子已经住了几代人,房子年久失修漏雨。“现在给贫困户做防雨改造,基本都是用彩钢瓦,成本比较低,要不然政府也负担不起。”喇嘛洞镇相关负责人说。

在西碱厂乡古迹营子村,记者看到多栋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民居。村民周明山家的老屋建于清代,目前还保留着完整的“前廊后厦”的传统民居特色。“民居保存得比较好的,大多是家庭条件一般的老百姓,有钱的早就拆掉建新房了。”西碱厂乡相关负责人说。

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一处旧民居 孙仁斌/摄

列入保护名录后还缺什么

近年来,一批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相继发布。未纳入保护范围的村庄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,存在“有乡村没乡愁、有新房没灵魂”的状态。而被纳入保护范围的村庄有一定的资金帮扶,保护相对较好。

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大市镇华山村原来是省级贫困村,村里以林地为主,没有耕地。因村里保存有明清时代留下的平房200多所,2016年这个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“上级部门给了300万元保护资金,我们尽量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,翻建维修,保护老建筑。这也为村里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很好的契机。”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国说。

利用保护资金,村里请北京交通大学做了传统村落设计,新建了停车场、景观树、旅游步道等,并成功申报国家3A级景区,再加上驻村干部帮扶,村子已于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。

不过,也有基层干部反映,虽然有的村庄得到了资金支持,但传统村落保护人才匮乏、村子自身“造血”能力弱等难题仍然没有破解。“传统村落保护是新生事物,专业性特别强,别说村里缺人才,县里面的相关人才也不足。”北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处传统村落保护相关负责人说,现在了解传统房屋建设的老工匠很难找到了。

北镇市一位村支书说:“我们想借助传统村落打造旅游景区,但是缺人才、缺理念、缺资金,在具体操作上一头雾水,村里也不知道该怎么搞。”

警惕乡村对老建筑“未兴先拆”
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,农村许多传统建筑面临“拆旧建新”的问题。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,这些承载着传统文化和乡愁的老建筑被拆掉后,乡村的历史记忆面临灭失的风险。

首先,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,有针对性地开展传统村落、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。沈阳建筑大学教授陈伯超等专家建议,加紧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现状进行普查,充分借助政府、社会各方面力量,对这些村落和传统建筑进行保护、开发、利用。事实证明,传统村落、传统建筑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拖累,开发利用得好,完全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。

其次,加强传统村落规划设计、保护利用等人才队伍培养,在村庄规划建设中注重整体风格、风貌保护。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认为,在欧洲一些小镇,房屋建筑风格、外墙颜色等都需要统一审批,以利于小镇风格的统一。所以,一方面应加大农村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的人才培养;另一方面,可借鉴国外一些做法,在村庄规划建设方面,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建筑传统,进行村庄规划、设计和建筑审批。

最后,探索传统村落开发利用试点,积累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。梳理总结试点的经验,可以让人们看到传统村落保护的前景,激活和增强社会各界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积极性,也为传统村落和乡村振兴对接提供有益参考。

 
热门·推荐    
形势·态势·大势——2023中国经济首季观察
形势·态势·大势——20
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,中国经济运行备受关注——开局...
· 留守儿童失管?教育互助兜底
· “剩菜盲盒”被疯抢?避免食品浪费
· 形势·态势·大势——2023中国经济首季
· 以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
· 公安部发布百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
· 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

点击·排行    
作案分析大数据 套路贷“忽悠术”升级
长城汽车1-11月销量破95万辆 同比增
如何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?
有乡村没乡愁、有新房没灵魂:六百岁传统村
大庆油田国内国际市场实现双增长
楼市趋稳 长效机制渐次成形
瑞媒刊文批美国媒体涉港报道持双重标准
​老牛讲故事
外交部就美方签署“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”发
美国周末发生3起群体性枪击 2死30伤

热门·图文    
作案分析大数据 套路贷“忽悠术
长城汽车1-11月销量破95万
如何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?
有乡村没乡愁、有新房没灵魂:六

投票·调查    
你是从哪里知道本网站的?
  • 网友介绍的
  • 百度搜索的
  • Google搜索的
  • 其它搜索过来的
  • 网址输错了进来的
  • 太忙了不记得了
  •  

     

    《群众之声网》版权所有 转载必究

    Copyright@2022 by www.qzzsne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